本文态度明确,褒中贬西,不喜就此绕道。谢谢!
--------------------------------------------------------以下正文
所谓“小儿外感”,简单说就是小孩子“感冒”。小孩子一般指而未进入青春期的小孩。而“感冒”是指广义的、中医意义上的感冒,包括:
普通感冒(鼻塞、流涕、头晕头痛、打喷嚏、喉咙干痛等等)
胃肠型感冒(有或无普通感冒症状,加上明显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拉肚子等)
重感冒(严重程度比过普通感冒,可明显发热、头痛、浑身乏力、肌肉疼痛等)
流感(表现大体如重感冒,有传染性、爆发性特点)
以及部分扁桃体炎、咽喉炎、气管支气管炎、肺炎等。
不管是否伴有发热,也不管发热多少度,以下推荐方法是成人、小儿一揽子解决方案。
因为治疗发热,历来就是中医的强项。现在不敢用中医方法治疗发热的“中医”,都是伪中医!
再次引用姚梅龄先生主持的工作室用中医治疗发热性疾病的统计表,90%在3天内解决问题。当然,这是顶级中医的水平。但是这也说明一个道理:治不好病,不是中医不行,是玩中医的人不行。
姚老称,中医可成为“后抗生素时代”的医疗主力。这是自信的表现!
可惜现在的诸多的普通百姓,甚至诸多中医从业者,对中医缺乏信心,妄自菲薄,可悲可叹啊。引用一位博友的话,给大家警醒、打气:
“中医之人要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你们继承的是千古绝学,先圣们早就为我们准备完备,要方子有方子---汤液经方首,要方法有方法---内经伤寒论示人以规矩法则,要推算有推算---五运六气60甲子推算万物规律,要治病经验有经验---2千年经验总结涵盖五个年大司天周期。西医之经验医学与之相比真乃萤火与皓月争辉也,夏虫未可语冰也,你们有何理由自卑自弃呢?”
坚持看到这里,你就赚到了。
因为选择了中医,中医就给了你希望。
下面隆重推出压箱底的方法,专门应对小儿外感,有外用,有内服。
外洗方,这个非本堂创制,学自中医儿科泰斗王静安先师,大家感恩他吧
效果肯定
下面重点介绍几个内服的中成药,都是经过多年实践,去伪存真,家中备有,基本上大人小孩都不用担心了。
首先要推荐的是藿香正气胶囊+银翘片的组合。
为什么首先推荐这个?因为这个组合基本上可以应用在上面说的所有“感冒”的情况。关键是量上的区别。就是说越严重,量越大。我个人使用的起始剂量是每样6粒,每天3次,这样处理基本感冒都是1-2天搞定,千万别信“感冒不管吃什么药都要7天”的论调,那是自己没能耐,忽悠人。严重的情况,比如发烧、乏力、浑身酸痛,加倍使用,每次量不变,每天5-6次,这样处理,加上休息,也不会超过7天。该组合我还常常用来预防,每样3-4粒,每天1-2次。
当然,严重的情况有更好的选择。
就是医圣仲景祖师爷留下的千古秘方葛根汤。
这个式样的在国内没有销售,但是仍然有办法买到,什么办法,你懂的。
国内据说也有厂家生产,但是没有用过,不知道效果如何。
葛根汤的适用范围也是以上情况的“全覆盖”,但是一般用在普通感冒有点大材小用,更合适地用在胃肠型、重感冒、流感等,有明显的头痛(尤其前额、后颈)、乏力,肌肉酸痛等表现。因为该药质量稳定,按照说明服用就有很好效果。我一般每次2包,根据情况每天2-3次。
还有一个也是基本上感冒“全覆盖”的:风寒感冒颗粒,除了胃肠型感冒以外。其实,即使是胃肠型感冒,也可以在它的基础上+藿香正气胶囊就可以了。常规用量是每次2包,每天3次以上。
有人会问,那风热感冒怎么办?问得好。你只需知道,感冒里面,风寒占90%,即使风热感冒,风寒感冒颗粒+板蓝根冲剂就OK了。
所谓的“风热感冒”,多半是从风寒转化而来,有些人体质容易热化,感受风寒的时间很短就化热,表现为风热。百度或者甚至教科书上说的风热感冒的表现都是“瞎掰”,大家就记住一个差别,咽喉痛存在与否,在即有风热,没有则风寒(这里特别说明一点,以喉咙痛分别风热与风寒,仅就感冒而言。不要得出“喉咙痛就是风热感冒”这个简单的推论。这里涉及更深层次的中医理论讨论,不做展开)。
以前,本堂还使用过一个中成药,感冒清热颗粒。这也是除了胃肠型感冒以外,基本上都适用的。如果有明显喉咙痛还是要合并使用板蓝根冲剂。因为效果和上述重叠,现在基本上不用了。这里提供给大家参考,在没有以上的情况这也是一个选择。
现在有很多人感冒不是单有流鼻涕、鼻塞等,同时有明显的咳嗽。甚至有些一开始就是咳嗽,其他感冒症状反而不明显。或者,一开始就是发烧,没有明显的其他症状。这种情况,以上说的方案都适合(藿香正气胶囊+银翘片,风寒感冒颗粒,葛根汤),但是下面这个针对性更强。
小青龙汤的最佳使用情况是:有或没有发热,咳嗽,咳白色泡沫或粘腻的痰,打喷嚏,流清鼻涕,感觉背后发凉。如果同时喉咙痛明显,仍然合并用板蓝根。
说到这里要注意了!我通常说的“感冒药”,就是指以上的藿香正气胶囊、银翘片、葛根汤、风寒感冒颗粒。感冒清热颗粒、小青龙汤。不包括板蓝根和下面要介绍的小柴胡冲剂等。板蓝根和小柴胡冲剂一般感冒很少单独应用,都是和“感冒药”搭配一起。
小柴胡冲剂使用情况:发热,食欲不振,头痛以两边为主,恶心但没有吐,眼睛痒、涩等。一般也是和“感冒药”搭配使用。
最后,有一些比较严重的感冒,或者不严重但是没有处理好的感冒,往往遗留久久不愈的咳嗽。这种咳嗽不是一开始就有,而是感冒发生一段时间逐渐开始。有或没有咳痰,都可以用以下药物:蜜炼川贝枇杷膏,蛇胆陈皮散,蛇胆川贝散,来处理。但是一定要在没有发热、疼痛、鼻塞流涕等症状,或者以上症状很轻微了,才考虑使用。如果感冒症状还是比较突出,但是咳嗽咳痰也比较多,可以在使用以上药物的前提下酌情+蛇胆陈皮散,另外两个就不宜这个时候加入。
至此,有了以上强力武器及我介绍的使用方法,遇到小儿外感你基本上不要慌张了。因为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些中成药都是在古圣先贤流传下来的宝贵经验上制作出来的,凝结祖先数千年的智慧和加持。以上照片都是我自己备在家中的真实写照,我就是这样用的,你也一定可以!
当然“水无常形,兵无常势”,有时候疾病不会像我们预想的那样发作、变化,这个时候采用以上方法可能无效,或者效果不理想。这时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对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了。中医的灵活性就在于此,有兴趣可以了解一下↓
道佑堂案例:道佑堂真实案例分享之七,畏寒高热
蔡氏仲景中医馆案例:中西医选择纷争,解危急疗效说话
不同的中医处理小儿外感,虽然看上去处方用药差别很大,但是只要是合格的中医,效果是不会差的。
还是那句话,疗效不行,别怪中医,怪用中医的人功夫不到。
预告一下,对于小儿外感,中医还有一个武器----小儿推拿,是纯天然、绿色疗法,在我们不是很专业的情况下,多用一个办法,推拿+中成药是一个很好的策略。如果观众足够热情,将尽快推出一期小儿推拿的科普。
----------------------特别说明-----------
本期科普旨在提供个人经验给广大群众以参考,让更多小儿免受输液、抗生素之荼毒。让一班对传统文化已经疏远的为人父母们,在遇到疾病焦急万分时,多一种选择。以上,并非处方用药的专业指导,在采用时请咨询专业医生。谢谢!
治病不如防病
更多康复、养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