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并不意味着“入秋”,典故里有说法:从立秋到秋分,这段时间被称为“长夏”,立秋就处于长夏的第一阶段。此时,南方将持续酷热,北方也要再等上一段时间才会逐步凉爽下来。
气候季节根据“候平均温度”划分,即当地连续5日平均气温在22℃以下,其首日才算秋季首日。
小心“阴暑”伤人国学大师南怀瑾曾说:立秋之后,阴在内阳在外,外表看上去很好,但是内在阴气却在不断生成滋长,所以尽管立秋时节天气仍然炎热;
但它不同于夏日的纯阳,它多了一分肃杀之气,这份肃杀之气会一直延伸到冬至,直到阴极阳生。
大暑之后,时序到了立秋。有谚语说:“立秋之日凉风至”。
立秋后有了凉意,人们会尽情纳凉,但此时还有一个伏天,在暑热中毛孔是张开的,皮肤腠理比较疏松,外界的邪气容易侵袭身体而中暑。
这种中暑叫做“阴暑”,和在烈日下或因高温引发的“阳暑”不同。
“阴暑”是过于避热贪凉引起的,有身热头痛、恶寒、关节酸痛、腹痛腹泻等症状。
温风至
蟋蟀居宇
鹰始鸷
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更是干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时间在农历每年七月初一前后(公历8月7-9日之间)。“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
秋后饮食
虽然立秋意思着秋天的开始,但是气温上还没有进入秋天,最严热的三伏还没到,此后桑拿天、雷雨天气依旧很多,天气闷热。
因此近期还要注意防暑除湿,养护脾胃、预防胃肠疾病!
经过一个夏天的“煎熬”,很多人脾胃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上别吃口味太重的食物,也不要暴饮暴食;
尤其是当心肠炎!夏季尤其是立秋之后,湿热夹杂达到最高峰,最是容易诱发肠胃疾病。
立秋后,饮食上要多食酸味食物少食辛辣食物,以助肝气。
1,“秋瓜坏肚”,立秋后不论是西瓜还是香瓜,都不能多吃,否则会损伤脾胃的阳气。秋季是腹泻高发季节,如果大量食用西瓜等寒性水果就很容易拉肚子。可吃苹果、梨、葡萄等滋阴水果。
2,秋后吃蜜不吃辣,秋天要多吃酸的东西。望梅止渴的典故大家都知道,一说到酸的东西,咱们嘴里的津液就开始分泌了,这个就能除燥,另外就是,蜂蜜有滋阴、润肺养肺的作用,而秋季需要的就是固护肺阴。
立秋,艾灸消暑热,培元补气立秋开始阴气已经开始旺盛起来,阴气将要获得主导权,此时阳气沉伏,人体就象冬季一样,逐渐进入了封藏的时候;
阳气要深藏起来,要凝聚起来,不要被外界的寒冷所损伤耗散。所以,此时正是收敛阳气、培补元气的最佳时节。
立秋艾灸三大益处
提高人体免疫力
立秋后天气变化多样,寒热交杂,免疫力易下降。艾灸可以补充气血、提升免疫力、改善睡眠。
通经活络,运气活血
立秋后风大干燥,水分和胶原蛋白会加速流失。此时艾灸,有固摄津液、润肤抗衰、濡养脏腑的作用。
祛湿散寒,防病保健
立秋后日照减少气温下降,寒凉之气渐多,易造成血瘀气滞,胸闷气短。艾灸能够温阳驱寒、活血化瘀。
九辰堂道养五行灸的特点:
1、调节阴阳
2、调和气血
3、温通经络
4、扶正祛邪
5、行气通络
6、扶阳固脱
7、升阳举陷
8、艾灸美容
9、防病保健
道养五行灸的功效:
作用于督脉、膀胱经,主要针对督脉不通所引起的问题,能够生发阳气,温里散寒,疏通经络,温补元气,调整内脏气血,软坚散结,帮助排毒,提高免疫功能
道养五行灸的主治:
毒疮、头痛、四肢麻木、腰腿痛、皮肤病、奇痒、风、湿、寒、引起的肩周炎、关节炎、哮喘、咳嗽、胃肠功能絮乱、脏器疼痛、痛风、咽喉肿痛、淋巴肿大等。
九辰堂道养五行灸的功效比较独特,既能治病、又能寻诊。
寻:一分钟快速寻出皮肤及身体问题
用五行香灸在穴位熏照三分钟,阴阳失衡的脏腑会在皮肤表面相应穴位出现反射斑、线或区,并在熏照此穴时有针刺感、吹风感、走窜感或深入感,为下一步诊断提供依据。
诊:立即诊断脏腑机能衰退根源
通过寻查到的皮肤变化的反射斑的形状、颜色、部位而确定是何种问题;例如在肺腧穴熏照立即出现白斑即代表肺部的问题;
根据不同形状、颜色的斑及香燃烧的样子、香灰等的综合表现而对顾客身体问题一一作出诊断。
调:三分钟经络畅通,气血充足,脏腑机能协调,身体无六淫邪气
通过诊断出的问题用五行香灸对穴位熏照,结合中医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等学说进行补泻,对寻诊出的皮肤及身体问题进行调理,使问题立即或逐渐消失。
效:立即见效,标本兼调
香疗疗效确切,诊调迅速,针对亚健康、妇科、眼部等问题三次就明显见效;针对面部斑、疹、痘等二次便明显见效;针对面部提升、抚平细小鱼尾纹、祛黑眼圈等一次即可见效。
这些养生知识
你知道了吗??
记得给我点个赞和在看吧~
九辰堂道医健康管理中心(光谷科技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