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打破了门诊走廊的宁静,随着急促的敲门声,笔者急忙起身迎接。原来是我院精一科正副主任及主管医生带来了一位吞咽了缝衣针的神志病女患者。
该患者30岁出头,发型有些散乱,表情痛苦,说话含糊不清,询问详情后得知,患者在家中和其母亲吵架后,情绪激动,趁别人不注意吞咽了一枚缝衣针,患者当即感到疼痛难忍,如鲠在喉,并呕吐出少许鲜血,也不能说话,惊恐万分,这下可吓坏了其家属,急送我院精一科救治。
院领导对此事给予了高度重视,耳鼻咽喉科及精一科医护人员密切合作全力以赴,为防不测并及时了解异物所处位置,先行X光拍片检查,结果让笔者和在场的其他医生倒吸了一口凉气,针状金属异物尖端朝下,垂直位于颈前正中下段稍偏左,针尖已抵食道入口处,随着患者的吞咽动作及局部肌肉的收缩,缝衣针还可以游走易位,若往颈侧移位有可能损伤颈部的血管神经,若往下移位有可能刺破纵膈的血管、胸膜或肺脏,后果均不堪设想,情况危急,必须马上采取措施,但患者在清醒状态下因恐惧而不能配合,或因患者躁动在取异物的过程中将异物掉入气管或食管,形成二次损伤,若在全身麻醉下取出患者能够配合,但在插入麻醉插管时很可能将缝衣针推入更深,怎么办?笔者行医30多年来从未遇到如此棘手的手术,的确风险太大,也极具挑战性,患者的利益高于一切,来不及多想,要争分夺秒。
我当即进行了初步检查并未发现异物,但X光片上确有异物存在,这是怎么回事,笔者有些着急,根据以往取异物的经验又使笔者很快冷静了下来,后经反复数次用喉内窥镜仔细观察,原来异物已大部分刺入左下咽及梨状窝近杓会厌襞处的软组织内,仅外露约1~2mm的针尾,并被血液及痰液遮盖,如不仔细观察的话很难发现,如果缝衣针全部进入软组织内,就必须要开刀取出,那将会极大地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风险会更高,并发症会更多,不确定性会更大,此时来不得有半点犹豫,机不可失,笔者果断地用异物钳在喉内窥镜引导下,把握好正反镜像,由于露出的针尾太短,再加上局部肌肉痉挛已将针之大部裹紧,异物钳夹持几次均被滑脱,再试再取,最终将缝衣针完整取出,长约5公分,其尖端非常锐利,幸亏来的还算及时,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更未出现严重后果,患者转危为安,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重在预防,以此为戒,要坚决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对神志病患者要有更悉心的照顾和关怀,让他(她)们感受到全社会的温暖,除了规范的治疗外,一定不能让其随身携带或身边放置各种锐利的物品,以防其在情绪不能自我控制时自伤自残。另外,若误咽此类异物时,千万不能吃馒头硬往下咽,或喝水往下冲,这些方法均不可取,这样只会把异物越推越深,增加治疗难度,也不要惊慌失措,要立即拨打医院治疗。
精彩推荐绿丝带志愿者回访元氏两名“春暖解锁”患者
绿丝带志愿者节前情系“春暖解锁”患者
“绿丝带”志愿者解锁藁城区一名精神障碍患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