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诊脉案六则
脉诊是中医四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独特的诊断方法,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提出了24种脉象,李时珍在《濒湖脉学》中提出的27种脉象,阐述了各种脉动应指的形象,以及脉之所
主病症,被广泛应用予临床诊断。
而今随着现代科技发展,X射线,超声,内镜,以及各项生化免疫等实验室辅助检査的进步,延伸了医生的望闻问切能力,但古老的脉诊却独具生命力,至今仍不能被现代科技代替。而有的医生并没有细心去体悟,领会脉诊中疾病发出的实际信息,貌似切脉,却心不在焉,只是做做样子罢了。邱老对此极为忧心,为了更好的弘扬祖国医学,使脉诊易学易懂,他将脉诊概括为浮、沉、数、迟、虚、实六大纲脉,执简驭繁,纲举目张,只要结合两手寸、关、尺分部,浮、中、沉取位,以五脏六腑为中心,对寒热虚实表里不同病证进行仔细甄辨,方可对疾病的病位及病性做出初步诊断。一、浮脉脉象:轻取即得,重按稍减,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主病:表证经验:①右寸浮,右寸脉浮较突出,主风寒客肺,症见头身不适或疼痛、恶风寒、鼻塞、流清涕;右寸浮而洪或数,风寒入里化热,肺热壅盛;或痰热壅肺。症见发热、咳嗽、痰多。②右关浮大,主饮食停滞,纳谷不香,恶心,呕吐痞满。③左寸浮:主伤风感冒。若左寸浮而数,主心火炽热,症见心胸烦热,失眠多梦,口言生疮,面赤口渴。④左关脉浮:主肝木有余,肝郁胁胀,喜叹息,焦虑。左关脉浮而数,主肝胆气旺,风火上行,头晕目赤,耳鸣耳痛。⑤浮脉主表症,但重症、危病患者虚阳浮越,正气外泄,亦可见浮脉,但浮而无力、无根。脉案:李某某,女,32岁,工人。年10月24日初诊。主诉:头身疼病,鼻塞流涕3天。初诊:3天前受凉后,出现头痛,以两側太阳穴为主,全身酸楚疼痛,鼻塞,流清涕,微恶风寒,无发热,口不渴,舌淡红,苔白,咽喉不红。脉象浮,尤以右寸脉浮大为主。中医诊断:感冒(风寒束表)治法:辛温解表方药:荆防败毒饮加减荆芥12g防风15g苍耳子辛夷花10g柴胡10g苏叶15g葛根3og甘草6g生姜69(后下)3剂而愈。以上为浮脉的详细讲解,看完相信大家对于脉诊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有事没事自己也可以给自己把脉,随时随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当然,只看一遍,尝试两三下可不是就能学会的,贵在细心体会学而致用。
朱曦琴中医师
朱曦琴中医师幼承庭训,执业后先后跟随多位民间身怀绝技的名老中医拜师学习,尽得真传。为振兴中医,弘扬国粹,感谢广大中医同仁、中医爱好者、患者、朋友们的支持,朱曦琴中医师特别为大家奉献出已做分类整理的近百种疾病的中医秘方,藏方、及我的临床验方,秘方,方便大家查阅,此方都是科学严谨,行之有效的方子。并非网络非专业人士流传的偏方,土方!一般只需要诊断清楚,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药方,都会收到很好的疗效,可以放心使用!在此朱曦琴中医师对您的默默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为了广大患者的健康,我会更加努力,感恩一路有你!输入下面关键词,免费查询中医秘方点击本文标题下,“A中医偏方养生宝典”中科白癜风暖心公益活动白癜风可以治得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