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国医大师针灸秘法白癜风蛇盘疮

白癜方

白癜风是皮肤色素脱失而发生的局限性白色斑片。又称白驳风。多因七情内伤,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复感风邪,客于肌肤,致令气血失和,血不荣肤而成。西医认为本病是一种局限性色素代谢障碍的疾病。发病原因有遗传因素、自体免疫和神经因素。

局部阿是穴,侠白。

皮肤突然出现色素脱失斑,渐渐扩大,形状不规则,可多发或对称性,皮损处呈纯白色,边缘色素往往较深,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有的患者可伴有精神忧郁或心烦急躁。舌质淡或有瘀斑,舌苔白,脉缓。

肝郁气滞者可加合谷、太冲。气血失和者可加足三里,三阴交。

以短毫针围刺白斑患处,约1cm1针,留针30分钟。针后,用火针散刺白斑病灶及边缘处。用艾卷灸侠白穴,每侧半小时,

白癜风之皮肤白斑是疾病发于外的表象,因于气血失和以致肌肤失养所致,故气血失和是引起白斑的基本病理过程,这一过程的产生多由外感风邪或情志不畅引起。在治疗方面,调和气血是基本原则。穴取肺经的侠白穴,部位在上膊,臑部内侧,白肉凸起之前方,垂手夹腋之处,肺脏之两侧,肺主白,故名侠白。因肺主皮毛,肺主华盖,白斑病在皮肤,肺能输布气血至全身。灸治侠白,可调理肺气、调气和血、荣养肌肤。围刺白斑,火针局部点刺等方法均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本方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通络、补益肝肾、养血消斑的作用,能够促进黑色素细胞再生以及恢复皮肤表面黑色素细胞的正常功能,调节内分泌的平衡,调理脏腑及机体免疫机制的功能。

蛇丹方

蛇丹是在皮肤上出现簇集成群,累累如串珠的水疱,疼痛异常剧烈的一种皮肤病。因它多缠腰而发,故又名缠腰火丹,但也常发生于身体其他部位。以腰肋部、胸部多见,头面部次之,多发于身体之一侧。本病多因脾湿久困,肝胆经脉外受风热毒邪,或肝气郁结,久而化火,以致肝胆火盛,湿热蕴蒸,溢于肌肤脉络发为疱疹。

龙眼,阿是(龙头、龙尾),丘墟透照海。

初期皮肤发红,继则出现密集成簇的、大小不等的丘疱疹,迅即变成小水疱,三五成群,排列成带状,疱群之间肤色正常,患者呈索状刺痛、灼痛。舌黄或干,脉弦数。热盛型:局部皮肤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自觉口苦、咽干口渴,烦躁易怒,食欲不佳,小便赤,大便干或不爽,舌质红,舌苔薄黄,脉弦滑微数。湿盛型:皮损颜色较淡,疱壁松弛,疼痛略轻,口不渴或渴不欲饮,不思饮食,食后腹胀,大便时溏,舌质淡体胖,舌苔白腻,脉沉缓或滑。气滞血瘀型: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舌质黯苔白,脉弦细。

热盛型加合谷、曲池,湿盛型加足三里,气滞血瘀型血海。

龙眼穴为经外奇穴,位于手小指尺侧第2、第3骨节之间,握拳于横纹近处取之。龙眼刺入0.2~0.3寸,或点刺放血,毫针透刺从丘墟向照海。疱疹病灶带前(头)、中、后(尾)部三棱针点刺出血加拔罐。

本方中用龙头、龙尾、龙眼。先用三棱针刺其延展所向龙头、龙尾之处,出黄水恶血以泻毒热,后再刺其他患处,再用三棱针刺龙眼。其用意在于清热解毒,祛瘀除恶,以治其因;化瘀通络、凉血和营,以治其果。运用放血加拔罐方法以充分祛其恶血,使湿热火毒之邪能随瘀滞之血而出,给邪以出路。这不仅能控制病情,而且能去除病原,所以它是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方法之一。取丘墟透照海,疏肝涵木,调理气机;曲池、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和原穴,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阳明经多气多血,施泻法可疏泄和通调阳明经气,健脾胃祛湿浊,清泻气血的壅滞;足太阴脾经的血海,善于活血祛瘀。以上诸方诸法合用,微通法结合强通法,起到疏肝解郁、清热利湿、祛瘀止痛的作用。

瘾疹方

瘾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以皮肤上出现鲜红色或苍白片状疹块,并伴有瘙痒为特征。本病多因禀赋不受,又食鱼虾等腥荤动风之物;或因饮食失节胃肠实热;或因平素体虚卫表不固,复感风热、风寒之邪,郁于皮毛肌腠之间而发病;再有情志不遂,肝郁不舒,气机不畅,郁而化火,灼伤阴血,感受风邪而诱发。

曲池、合谷、血海、三阴交。

风热型:发病急骤,风团色红灼热剧痒,伴有发热恶寒、咽喉肿痛或呕吐、腹痛,遇热皮疹加重。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风寒型:皮疹色呈粉白,遇风冷皮疹加重,口不渴,或有腹泻。舌体淡胖,苔白,脉浮紧。阴血不足型:皮疹反复发作,迁延日久,午后或夜间加剧,心烦易怒口干,手足心热。舌红少津或舌质淡,脉沉细。

风热型加风池,风寒型加风市,阴血不足型加足三里。

曲池、血海、三阴交毫针直刺泻法1~1.5寸,合谷直刺0.5~1寸,风市直刺1~2寸,内庭泻法直刺0.5寸,风池斜刺0.5寸,足三里直刺1.5寸用补法。

曲池、合谷分别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原穴,善于开泄散风清热;脾经之穴血海可清血中郁热,三阴交养血凉血;风市散风驱寒,风池祛风清热;足三里健运脾胃调气养血。临床上运用此方治疗荨麻疹效果良好,同时强调辨明病因,辨证施治。对急性期患者,要祛风止痒;对慢性患者,要扶正健脾养血为治疗法则。

银屑病方

白疕是指皮疹上面出现多屑,银白色干燥的鳞屑,搔之脱屑,状如松皮的一种慢性皮肤病。本病以银色鳞屑,反复发作不愈为特征。

委中、耳背青筋、膈俞、局部阿是穴。

皮疹初起为淡红色点状斑丘疹,逐渐扩大或融成斑片,边界清楚,表面覆盖干燥的白色鳞屑,刮除表面鳞屑,露出一层淡红发亮半透明薄膜,称为薄膜现象。再刮除薄膜为细小的出血点,称为点状出血现象,以上为本病的两大临床特征。患者常伴有皮肤瘙痒,口干舌燥,大便秘结,心烦易怒,小便溲赤等全身症状。舌质红,舌苔薄白或黄,脉弦滑或数。

血热:大椎、灵台、曲池、内关、三阴交;血瘀:血海;血燥:大椎、血海、太溪、三阴交。

委中、膈俞、耳背青筋均可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患处局部用火针治疗。

委中,别名血郄。善治一切血分病证。具有祛风清热、凉血活血的功效。所以凡血分有疾,再感受风热之邪引起的各种皮肤病皆可应用,是治疗皮肤病的常用穴。耳背穴与之相配,可增强其清血分之热、行血分之瘀的功效,活血可祛瘀、祛瘀能生新,进而达到养血润燥止痒的目的。与膈俞同用,可调和气血而疏风。火针治疗可改善局部气血。

点击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houbaiban.com/hnzz/530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