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为是夏日空调病或是上火作祟,不料竟是新冠再度来袭。”“三伏酷暑,竟也不幸‘复阳’了。”“这次虽然没有持续高烧的煎熬,但‘刀片嗓’、鼻塞、咳嗽等老症状又一一找上门来,让人猝不及防。”近段时间,众多人纷纷表示自己再次中招新冠病毒,伴随着发热、咳嗽和身体酸痛等不适症状,提醒大家仍需保持警惕。
来源:百度
那咽喉肿痛就是“阳了”吗?咽喉肿痛并不一定意味着“阳了”,虽然新冠病毒感染确实可能导致咽喉肿痛这一症状,但这一症状并非新冠病毒所独有,也可能由其他多种原因引起,如普通感冒、流感、咽喉炎、扁桃体炎等。如果出现咽喉肿痛的症状,建议及时进行核酸检测或其他抗原检测以明确诊断。近期新冠形势如何?世界卫生组织(WHO)近期发布的警告指出,在年巴黎奥运会期间,至少有40名运动员感染了新冠病毒及其他呼吸道疾病病原体。根据中国国家疾控中心的最新数据,7月份流感样病例中新冠病毒阳性率显著上升,从月初的8.9%增加至月末的18.7%。这一变化表明,新冠病毒感染人数正在逐步增加,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以广东省为例,6月份新冠病毒感染发病数为例,而到了7月份则激增至例。这次是什么新毒株?传播力强吗?当前,全球及我国的新冠病毒疫情主要由奥密克戎系的变异株主导,其中JN.1及其亚分支如JN.1.16、JN.1.4,以及新兴的XDV变异株在我国占据优势地位。这些毒株展现出较强的传播能力和免疫逃逸特性,但致病力尚未发现显著变化。特别是XDV变异株,在高温环境下仍能流行,增加了防控难度。为什么夏季病毒激增?病毒变异:新冠病毒不断发生变异,特别是新出现的变异株,如奥密克戎及其亚型,传播能力增强且可能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使得再感染风险增加。人群流动:夏季是旅游和社交活动的旺季,人们出行和聚集频繁,这加速了病毒的传播。防护意识下降:随着疫情看似稳定,部分公众可能放松了个人防护,如不戴口罩、不保持社交距离等,这增加了感染风险。气候因素:高温原因导致人们在封闭空间的活动集中(比如在空调房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长),促进了病毒的传播。全球疫情:全球范围内的疫情形势依然复杂,国际间的人员流动增加了病毒跨境传播的机会。哪些药物可以治疗新冠病毒?抗病毒药物:这类药物如先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或阿兹夫定片等,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帮助患者更快康复。中药制剂:如连花清瘟胶囊、疏风解毒胶囊等中药,对于轻型和普通型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持续高热不退、神昏谵妄,有重症倾向的,可酌情加用安宫牛黄丸。特定情况下使用的药物:免疫调节剂:如托珠单抗注射液,适用于重症或高危患者,且需医生根据IL-6水平判断是否使用。抗菌药物:在确认合并细菌感染的情况下,医生会考虑使用头孢类或其他抗菌药物。抗凝药物: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开具肝素等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请注意,以上所有药物的使用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切勿自行购买和服用,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那还需要接种疫苗吗?针对当前新冠病毒仍在不断变异且存在局部散发风险的形势,普通人群应综合考虑权威疫苗接种建议、个人健康状况、暴露风险及当地疫情形势等,来决定是否继续接种新冠疫苗。尽管疫情看似平稳,但接种疫苗仍是减少新冠病毒感染和发病、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增强免疫力的关键措施。同时,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