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医案第24期皮肤经方医案

欧某,女性,34岁,年7月2日初诊。面、背部出现白斑6年。初发时曾在外院服药治疗有好转,不久再发并渐次扩大增多。现白斑仍在扩大,额部、鼻根及眉部有白斑数片,大小不一,背部一处白斑4cm×6cm大小,白斑周缘色素沉着。平素手足厥冷、身怕冷、无汗,睡眠欠佳,月经基本正常,稍口干,不欲饮,二便可,纳稍差,舌暗红,苔薄,脉细弦。

四诊合参,辨为病在太阳、太阴,因血气虚滞于内,荣卫不利于外,发为白斑,予当归四逆汤合阳和汤加减:

当归15,桂枝6,白芍10,

麻黄6,干姜4,熟地黄30,

鹿角霜20,沙苑子60,白蒺藜30,

首乌30,稀莶草15,甘草6,7剂内服。外擦白蚀酊。

二诊:怕冷及睡眠好转,身有少许汗出。右额部白斑中部分色素岛出现,口干,喉中有痰不多,偶咳,舌暗红,苔薄微腻,脉细弦。药已中鹄,前方加细辛39,木通69,大枣,7剂。

三诊:药后怕冷及睡眠已明显好转,右额部白斑大部分变黑。左眉及背部白斑中亦见部分黑点出现。精神转佳,喉中痰消,无咳嗽,舌暗红,苔薄微黄,脉细弦。守方再服10剂。

四诊:右额部白斑基本被黑点覆盖,其余白斑中均见大量黑点出现。前方再加田七粉末3冲服,10剂巩固。惜后未再复诊。

白癜风易诊难治,迄今为止中西医均无特效疗法。以经方治疗白癜风仍在探索中。本案服药后有一定疗效,似属偶然之得。然从病机分析来看,患者畏冷,四逆明显,此阳虚气寒、气血凝滞,不能温煦所致;血气虚而滞与内、营卫不利于外,而发白斑。故取当归四逆汤温通血脉,惟嫌力度不够,又合阳和汤温阳补血、散寒通滞,配合沙苑子、白蒺藜、何首乌、稀莶草补肝肾阴血,以竟全功。

阳和汤是外科治疗阴疽的一张名方,来自清代王洪绪的《外科证治全生集》,凡脱疽、流注、痰核、贴骨疽、鹤膝风等阴疽属于阳虚寒凝证者,皆可用之取效。其组方配伍之精到,疗效之确切,实堪媲美经方,为后世医家所推崇。笔者常用此方化裁治疗硬皮病效果较好。

图书信息

图书名称:《伤寒论》六经辨证与方证新探

图书作者:欧阳卫权著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年04月

内容简介

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而著《伤寒杂病论》,创立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千百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各科的医疗实践,备受历代医家推崇。

作者在多年临床中,致力于《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研究,强调六经以八纲为核心,涵盖经络脏腑;合病、并病具有广泛的临床指导意义;以更有效地指导临床为旨归,须拓展六经等。临床以六经为纲,方证为核心,见病知机,活用经方。并系统地研究了六经辨证在皮肤病中的运用,经临床验证疗效显著。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一、对《伤寒论》六经实质进行深度再探讨,提出新观点。

二、以方类证,方证对应,进行方证归经,总结各方证辨证要点,以指导临床实用。(详见各方之方证辨证要点)

三、介绍各方证在皮肤病中的辨治心法,并通过丰富而翔实的案例实录,来阐述作者活用经方辨治皮肤病的思路和体会。(详见各方之皮肤病辨治心法和医案实录)

本书不仅是一本中医皮肤病专著,更是指导读者如何认识六经与方证,如何辨准六经、辨清方证,达到方证对应、见病知机、圆机活法的境界,*终提高临床疗效的一本有价值的参考书。

医院校学生、中医临床尤其是皮肤科临床工作者参考和学习。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来源搜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

感谢原作者辛苦劳动,如果侵权请告知,将下架处理。请勿用作商务用途。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分享会
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houbaiban.com/hbjs/464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