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耳鼻喉科专家耿鉴庭,以中医辨证施治为

他医风医德高尚,他乐善好施,有口皆碑,无论是谁在半夜敲门求诊,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寒,也无论是贵贱贫富,他都会赴诊。

他就是我国著名耳鼻喉科专家耿鉴庭,耿鉴庭生于年,于年离世,他不仅是医学家,还是文献学家、史学家。

耿鉴庭的六世祖是耿树初,精于园艺技术,也还是一位在当地有名的农村医生。年轻,由于黄河洪水泛滥,耿氏一家被迫离开世代居住的山东耿家,来到经济文化的都会扬州。

耿鉴庭的父亲耿耀庭,擅长喉科,名噪大江南北,且医德望重乡梓,而他们居住的巷子,后被命名为“耿家巷”。

耿鉴庭幼承庭训,14岁时就完成了儒学教育,后来又专心学习医学,遍读了古代医宗经典,并常随父亲应诊,为自己的中医理论知识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18岁时,就能独立看诊,20岁时考入江苏省立医政学院系统学习中医和西医,将中医和西医融会贯通,成为了中西医兼通的医生。

早年行医期间,耿鉴庭就以中医辨证施治为主,以西医作为辅助手段,兼治内科、外科以及喉科。每日找他看病的人多达百人,疗效显著,救人无数应诊者多至百人,疗效斐然,活人无算。进入中医研究院以后,他也没有脱离临床,医院,就一直专攻耳鼻喉科。

对于“急症关下喉痹”的治疗,耿鉴庭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这种病,简单点来说,就是喉咙下面痛,中医称为“喉痹”,属于急症。严重的时候,会出现水肿,不能喝水,甚至还会危及生命。

耿鉴庭就擅长治疗这种病,往往能达到手到病除。那么,耿鉴庭是用什么方法呢?一起了解一下!

耿鉴庭是一个医学大家,对于治疗方法从来都不保守,心系天下百姓健康,他把治疗喉痹的方法公之于众,这个方的名字就叫——丹栀射郁汤。

这个方子的来历还是有个故事,耿鉴庭的六世祖之前是种花的。当地有一位老中医,总是找他买栀子、牡丹花和射干,两人成为了朋友。

后来,这个老中医就把这个丹栀射郁汤的方子告诉了耿鉴庭的六世祖。他也跟着朋友认真学习了很久,还经常跟着临证,很快就掌握了治疗喉症的诀窍。来到扬州之后,开始行医,并出了名,扬名世代以治疗喉科为主。

耿老认为“急症关下喉痹”,是一种急性会厌炎一类的病症,如果冬天被冷风吹到,就容易患此病。

比如在年的时候,正值冬天,有一批建筑工人在室外施工,就得了此病,医院用了耿老的经验,都没有用抗生素,结果患病的几十人很快就好了。

耿鉴庭从医40多年,他在中医研究院这为中医科研、教学、临床做出了卓越的成绩,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耿鉴庭写的两本医学著作《喉科正宗》和《耿氏六代咽喉科传灯录》,详细介绍了“耿氏喉科”的特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多看看。

耿鉴庭创立了“鼻科汤液十二法”,写了《中医中药防治鼻病》,这本书大大促进了鼻病治疗的规范化,为中医鼻病的治疗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些医学著作,非常适合中医从业者和爱好者学习和参考,也能快速提高自己的医学技术。

注: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houbaiban.com/hbjs/1176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