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已至,万木葱茏,枝繁叶茂,病毒和细菌很容易大量繁殖,家长及幼儿园应做好预防疾病各项防范措施。
小编整理了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知识,以便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让我们家园共同配合,以科学的态度一起防范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犯1~7岁小儿。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
主要症状:
1
孩子的咽喉部会有灰白色的小疱疹,随后这些疱疹会爆开形成溃疡,呈化脓性的白斑。
2
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3
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膜出现水疱。
4
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预防措施:
1
不和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有亲密接触,疱疹性咽峡炎主要通过粪-口和呼吸道传播。
2
做好家庭卫生清洁工作。对于幼儿的玩具、生活用品和个人用品要及时清洗、消毒。在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期间,避免带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合。每天开窗通风至少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3
增强幼儿免疫力。饮食上注意食谱的合理性,注重营养搭配;让孩子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休息;让孩子经常参加室外活动,提高抵抗力。
4
要理解和配合幼儿园工作。幼儿一旦出现疱疹性咽峡炎,要告知幼儿园,待患儿痊愈后,方可入园。
5
家长也要注意个人卫生。成人接触了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后,虽然没有患病症状,却容易携带该病毒并传染给孩子。
传染病温馨提示
1.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饭前便后要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不乱摸鼻子和眼睛,要教会幼儿正确的擦拭鼻涕的方法。
2.穿衣要舒适透气
最好选择吸汗、宽松、透气的衣服,纯棉制品最合适,穿浅色衣服会让孩子觉得更凉快。室内公共场所温度过低时,可适当增加衣物,在傍晚散步或者野外行走时,尽量给孩子穿薄款长裤,防止蚊虫叮咬。
3.注意饮食卫生
家长应注意幼儿的饮食卫生安全,为幼儿准备多样化的营养均衡饮食,夏季最好给孩子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油炸食品、冷饮和甜食等。
天气热,细菌、真菌繁殖加快,食物较容易变质,应预防食物中毒,不宜吃剩菜剩饭。
4.经常锻炼,增强幼儿体质
进行户外活动的时候,尽量选择在阴凉的场所,并及时补充水分,防止中暑。家长还需要备好防暑药品,如藿香正气水、仁丹等。
5.生活作息时间规律
适当增加孩子的午休,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免精力不济,抵抗力下降。
6.家长对孩子每天早晚健康监测
如有发现幼儿有发热、流涕、咳嗽、皮疹、呕吐或腹泻等症状应停止送幼儿上学,同时应医院诊治,并把诊治结果如实告知幼儿园。确诊患儿在家休养2周,居家护理时也要注意和其他家庭成员的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幼儿病愈且隔离期满时,园医按照要求复核相关证明材料,确认无误后方可回班。
夏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家长朋友们,让我们一起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编辑:曹淑娉
初审:后勤部
终审:刘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